近日,《新京报》对小球员张卓毅及其家长进行了专访,围绕此前与孙继海所创办的“嗨球”青训中心的纠纷问题进行了深入报道。张卓毅家人披露了他们与嗨球青训解约的具体细节及协商过程。
据悉,张卓毅的父亲张晶表示,他们在协商解约过程中期望支付的金额在5万元左右。他还咨询了与嗨球成功解约的其他球员家长,发现解约成本大概在5万元上下。但是嗨球方面开出的解约金额是18万元,这远远超出了张家的心理预期。张晶虽然理解孩子身为主力球员可能会导致费用增加,但他依旧认为18万元的价格并不合理。
根据张晶的描述,双方签订合同时,合同中并未明确注明所谓的“每天500元成本”的具体细节。他还提到,自签约后,嗨球方面未曾向他提供合同文本。与之相比,嗨球CEO奉余莽此前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,合同中明确标注了违约金数额,并且金额要高于18万元。
张卓毅的母亲周亚男则向记者提供了一段双方协商录音,据此显示,嗨球一名高管提到18万元是解约金的“最低标准”。该高管称,张卓毅被视为重点培养对象,训练和比赛花费巨大,包括国内外拉练的交通和住宿费。在解约问题上,高管直言张卓毅的退队给嗨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失。
录音内容还表明,双方对“球员自由身”的问题争论激烈。周亚男指出,孩子因伤无法再走职业足球的道路,并且询问支付18万元后是否能获得自由身证明。对此,高管明确回应支付18万元即可拿到相关证明,同时强调如果球员因伤病直接退役,嗨球则不会额外收费。
对于外界质疑张家要求自由身证明的动机,张晶解释称,这其中并没有其他俱乐部与他们接触,且合理的解约和自由身的获取是相辅相成的。只要能按协议支付合理违约金,自由身就属于理应获得的权利。
然而,在长达数个月的谈判中,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。最终,张卓毅家长于5月25日在社交媒体公开了解约事件,引发广泛关注。尽管网络舆论较大程度支持嗨球和孙继海,但事件的争议始终没有平息。
8月20日,嗨球正式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要求张卓毅继续履行合约,如违约则由其监护人赔偿266万元。今年5月起,张家已未能就解约事宜顺利推进,而解约风波的发酵使张卓毅未来的职业发展蒙上了阴影。
西安龙启足球俱乐部教练毛加喜评价张卓毅为极具潜力的年轻球员,在同位置上很少能见到如此优秀的苗子。但舆论持续发酵后,各职业俱乐部对其接纳意愿减弱,张卓毅的职业足球之路恐怕难以延续。
新京报记者还从采访中了解到,自纠纷发生后,目前尚未有职业俱乐部青训梯队表示出接纳张卓毅的意向。只有一家校园足球俱乐部曾与其家长沟通情况,但最终也选择放弃合作。




